◎上海证券报调研小组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首传唱千年的民歌,描绘了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
而今,地处祖国北疆的内蒙古,不仅有“风吹绿草遍地花,一弯碧水映晚霞”的大美风光,更处处可见向创新求质量、向创新求发展的活力景象。
阴山山脉大青山南麓的敕勒川草原。 摄影:丁根厚
上海证券报调研小组日前走进内蒙古,实地走访多家上市公司,感受企业作为科技创新主体的不懈探索,触摸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脉动。
——在呼和浩特,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液奶星球”与“奶粉星球”两座数智化工厂群交错相连,库卡机械手、AGV无人运输车、E3超高速灌装机生产线等设备鳞次栉比……
“伊利围绕全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加速关键科技成果的转化,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伊利集团副总裁张轶鹏说。
下好乳业数智化转型“先手棋”,伊利股份率先完成全产业链数智化技术覆盖,正在加速数业深度融合,全面赋能产业链的上中下游,助力全行业提质增效。
——在包头,包钢公司钢铁研究院冶轧中试基地,一群科研人员忙着进行新一代稀土钢型号中试试验研究。
“通过科技赋能、转型升级,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更是钢铁企业实现‘借道超车’的重大机遇。”包钢股份董事长张昭说。
创新让传统产业“发新芽”,光伏钢、风电钢等一系列特色钢铁产品走出实验室,走上生产线,走向市场,成为内蒙古装备制造业“拳头”产品。
一家家向新求索的企业,正是内蒙古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缩影。
近年来,内蒙古努力破解资源依赖、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培育发展非资源型产业,做大做强现代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数据显示,2023年,非煤产业增长12.1%、高于煤炭产业10.7个百分点,税收增长28.5%、占全口径税收比重57.6%,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凝“新”聚力,内蒙古未来发展目标清晰明确、步履铿锵——大力推进科技“突围”工程,瞄准内蒙古有资源有优势、有希望打造成新质生产力的领域集中发力。聚焦乳业、稀土、新能源等特色优势产业,优化产业承载地布局,推动形成多元投入机制,实现集中集聚集约发展。
向“新”阔步,向“质”攀高,内蒙古的企业格外有紧迫感与使命感。
生物股份董事长张翀宇说:“生物产业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疫苗是国家重要战略物资,作为行业龙头必须持续不断地在研发上加大投入,一旦停下来就会前功尽弃。”
蒙草生态副总裁陈睿珏说:“我们希望用中国自己的草种来丰茂中国草原,让中国的牛马羊吃上中国草。”
东宝生物总经理刘芳说:“如果说有什么力量能让一个软‘胶原’企业锻造出硬实力的话,答案只有一个:创新、创新、再创新!”
一个个重科技强创新的故事,正是内蒙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密匙。
“越是欠发达地区越要重视科技创新,越要跳出老套路,敢于打破常规,在创新驱动发展上奋起直追、迎头赶上。”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将科技创新置于重要位置。
今年上半年,内蒙古经济同比增长6.2%,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已连续两年进入全国第一方阵;前8个月,内蒙古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3.5%,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32.4%,远高于7.6%的整体工业增速……一系列亮眼数据的背后,是经济动能加速向高质量发展轨道切换。
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把内蒙古建设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是党中央赋予内蒙古的战略定位和重大责任。
近年来,内蒙古加快转方式、调结构,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积极探索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新路径,加快构建体现内蒙古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2023年10月,国务院出台《关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意见》,为内蒙古的发展提供了重大的政策机遇、历史机遇。
践行嘱托,跑步前行。内蒙古大力实施“政策落地工程”,把蓝图具体化为“施工图”,让政策从“纸上”落到“地上”,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进展,正朝着经济总量进入全国中游的目标挺进。
(调研小组成员:贺建业 梁敏 王子霖 韩远飞 王渊 刘暄 伊妹儿 陈曦 孙会来 ;执笔:梁敏)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金融办常务副主任马保国:全力推进实施企业上市“天骏计划” 以高质量金融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马保国
◎记者 梁敏
内蒙古推动高质量发展,金融当有更大作为。内蒙古自治区党委金融办常务副主任、党委金融工委分管日常工作副书记、地方金融管理局局长马保国日前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下一步将围绕党中央赋予内蒙古的战略定位和重大责任,不断夯实金融发展根基,推动金融服务提质增效,全力推进实施企业上市“天骏计划”,以高质量金融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金融加力支持科技“突围”
科技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和政府提出实施科技“突围”工程,强调在科技创新上“突围”,积极培育新产业新赛道。金融业紧盯科技“突围”工程,扎实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进一步加强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金融支持科技创新水平不断提升。
“科技金融是金融‘五篇大文章’之首。在金融支持科技创新方面,内蒙古自治区金融系统做了很多具体的安排。”马保国说。
金融机构积极发挥服务保障作用,持续优化科技创新金融服务。比如,中国银行内蒙古分行成立科技金融专营机构,搭建快速审核通道,为科技企业提供方便、快捷、专业的综合金融服务;内蒙古银行依托内蒙古股权交易中心“科创”板,积极推进支持“科创”企业工作,将鄂尔多斯东街支行作为首家业务试点单位,专门设立“科创”金融服务示范支行,积极打造本土“科技金融”服务品牌;人保财险内蒙古分公司提供科技保险、知识产权专利相关保险、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关键零部件及新材料首批次保险等产品助力创新发展。
针对传统金融体系“重抵押”和科创企业“轻资产”的矛盾,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出台《金融支持“六个工程”若干措施的通知》,金融办会同中国人民银行内蒙古分行、科技厅等部门出台《金融支持科技型企业融资服务实施方案》等一系列金融政策措施,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自治区重点产业链、科技型中小企业等重点领域金融支持。科技型企业的金融服务可得性、覆盖面、满意度大幅提升,有力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马保国表示,下一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金融办将联合科技厅等相关部门和金融机构持续为科技企业发展搭平台、通渠道、解难题,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更高的标准,推动内蒙古形成科技、金融与产业紧密结合、相互促进的高效机制与良性模式。
借助资本市场发展新质生产力
资本市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金融办积极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工作部署,围绕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农畜产品生产基地“两个基地”建设,全力推进实施“天骏计划”,上市培育实现梯次推进。
马保国介绍,2021年以来,内蒙古共有7家企业上市,实现了境内、境外资本市场,上海、深圳、北京、香港证券交易所多点上市的全面突破。今年以来,内蒙古企业上市继续提速,目前,新增1家企业向港交所申报上市申请,2家企业通过上市审核,3家企业上市在审,14家企业进入上市辅导,全区现有上市后备企业114家。
他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推动实施“天骏计划”,从源头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加强与证券交易所战略合作,充分发挥属地政府和企业上市厅际联席会议、企业上市主办行、企业上市会诊、券商服务盟市地区资本市场顾问等工作机制的作用,营造资本市场优质营商环境,有力高效服务重点企业上市进程。
为提升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和科技创新效能,今年8月,内蒙古自治区党委金融办联合内蒙古证监局、沪深北交易所开展内蒙古资本市场服务月活动,组织低空经济、生物医药、数据算力等领域上市公司走进内蒙古,与本地项目进行有效对接,促进相关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下一步,将继续借助资本市场推进新质生产力健康发展。”马保国强调,要充分发挥内蒙古股权交易中心孵化培育功能,落实好“千百工程”,实施千户企业上市培训、百家企业入库培育,支持科技型企业上市融资和并购重组。
2023年,内蒙古金融业增加值首次突破1000亿元大关。今年上半年,全区金融业增加值594亿元,同比增长5.5%,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7个百分点;金融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1.2%。
马保国表示,下一步,将以建设呼和浩特区域金融中心、地方法人银行改革等重点工作为抓手,推动内蒙古金融系统充分平衡好金融“稳总量”“提质效”“防风险”,保证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金融服务持续下沉、金融风险有效防控,以金融业高质量发展赋能内蒙古经济高质量发展,为金融强国建设贡献内蒙古力量。
【包钢股份:铸就钢铁产业新“神山”】
包钢股份厂区
◎记者 韩远飞
黄河几字回环,润泽河套千里沃野。包头,这座以鹿得名的城市在此孕育。
鹿鸣处,铁流奔涌;穹庐下,炉群傲立。70年前,一座钢铁丛林于此处勃发,8万多名建设者齐聚包头,风餐露宿、手拉肩扛,在荒滩上筑起了包钢。从此,我国西部的工业建设挺起了钢铁“脊梁”。
辉煌还在延续。依托“神山”白云鄂博铁和稀土共生的禀赋,包钢股份进一步挖掘“稀土钢”潜能。包钢(集团)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包钢股份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昭表示:“通过科技赋能、转型升级,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更是钢铁企业实现‘借道超车’的重大机遇。”
传承奋斗精神
1954年,包钢首批工程破土动工,草原钢城七十载的壮阔画卷自此展开。1959年,包钢一号高炉炼出第一炉铁,结束了千里草原“寸铁不产”的历史。
传承奋斗精神,包钢股份正书写着新的故事。上市20多年来,包钢股份资产总额增加20倍,总市值由上市之初的80亿元增长至超600亿元,ESG万得评级在金属、非金属及矿产企业中处于领先地位。
更引人注目的是公司构建的立体钢铁产业体系。目前,包钢股份集采矿、选矿、焦化、炼铁、炼钢和轧钢全流程于一体,拥有“板、管、轨、线”四条精品生产线,具备1750万吨“优质精品钢+系列稀土钢”生产能力,产品涵盖12400多个钢种和规格。它是西北地区最大的板材生产基地,我国品种规格最齐全的无缝钢管生产基地,世界装备水平最高、能力最大的高速钢轨生产基地。
稀土这一宝藏,成为包钢股份最大的优势。张昭表示:“白云鄂博铁和稀土共生的资源禀赋,造就了包钢股份独有的稀土钢特色。”包钢股份以“建设全球最优稀土钢新材料生产基地,卓越的稀土钢新材料优质供应服务商”为目标,不断深化“优质精品钢+系列稀土钢”战略成果,稀土钢品牌连续多年跻身中国品牌价值500强。
“借道超车”培育新质生产力
在蒙古语中,白云鄂博的意思为“富饶的神山”。这里拥有世界第一大稀土矿藏、第二大铌、钍矿以及国内最大的萤石矿,在全球范围内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对保障我国资源安全、推动高科技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优异的资源禀赋也成为包钢股份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最大底气。钢铁产业是制造业的集大成者,在钢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以新质生产力助力行业转型发展,应该基于钢铁行业自身的需求和发展,把产业焕新与当前的新业态相结合,培育新质生产力、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包钢股份积极用好内蒙古自治区建设“两个稀土基地”等产业政策和创新支持政策,进一步加快新旧动能转换。通过广泛应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生产技术和产品的迭代升级,实现绿色、低碳、高效发展。包钢股份还加快钢铁产业工艺提升和产品迭代,不断扩大中高端产品比例,提升产业能级和产品竞争力,推进先进产能比重持续提升。
发展新质生产力,更要推动企业制度机制的变革。张昭表示,新质生产力带来的不仅是发展命题,也是改革命题。只有全面深化改革,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才能塑造高质量发展的新优势新动能。
张昭表示,发展新质生产力,对于钢铁企业来讲,不是简单、彻底的“换道超车”,而是借助新质生产力的赛道,实现“借道超车”。钢铁企业应该协同开展技术攻关,共同加强和完善行业、产品标准体系制定,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在产品供给和服务市场方面,要由传统的钢材生产商、供应商向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品牌服务商转变,提升附加值、延伸价值链,以产品全周期服务能力拉动产品价值提升。
立足创新造就发展新动能
产业焕新离不开创新助力。多年以来,包钢股份始终把“创新”放在核心地位,坚持把发展动能转换到依靠科技创新上,落实研发投入刚性增长机制,不断激活创新体制机制,推动科技创新能力和创新平台研发能力稳步提升。
在稀土钢研发中试试验基地,记者看到,研发人员正围绕新一代稀土钢型号进行中试。记者了解到,该中试基地研究人员均为研究生学历,这也成为包钢股份研发能力的一个侧影。多年以来,包括光伏钢、风电钢等一系列特色钢铁产品从这里走出,走向生产线,走向市场,成为支撑经济发展的重要钢铁“脊梁”。
这背后是包钢股份高度重视创新研发的追求。近年来,包钢股份严格落实“科改示范”工作实施方案,不断完善科技激励机制,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通过改革带动创新取得新突破。始终将研发投入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保障,今年以来累计研发投入26.64亿元,研发投入强度5.86%。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用好各方资源“筑巢引凤”。突出利用企业的资源、平台、资金和应用场景优势,充分发挥国家重点实验室、人才飞地、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平台的集聚作用,持续引进高端人才,与4位院士建立了常态化交流机制。
张昭介绍,落实产学研深度融合专项行动,包钢股份重点通过强化企业创新平台建设,与科研院所、高校和产业链企业建立创新联盟,建设开放多元的创新生态。目前,包钢股份拥有和参与共建国家级科研平台2个、省级平台3个,通过项目合作、平台共建、资源共享等方式,不断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从鹿城而兴,包钢股份承继着七十载的创业辉煌。而坐拥白云鄂博这座“富饶的神山”,包钢股份正加快创新脚步,着力构建新质生产力,焕新产业新动能。这座草原钢城也正在策马飞歌,铸就钢铁产业新的“神山”。
【伊利股份:敕勒川上奏响乳业创新之歌】
◎记者 韩远飞
敕勒川上,阴山环抱,曾经北朝民歌传唱之处,全球数智化领先的乳业智造标杆——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在此矗立,总面积达38平方公里的大型建筑群,在远山的映衬下依然雄浑壮观。
身处其中,似从草原走入了异域空间。“液奶星球”与“奶粉星球”——两座数智化工厂群交错相连。穿行其间,各类自动化设备及生产线鳞次栉比,库卡机械手、AGV无人运输车、E3超高速灌装机生产线……这是一个充满科技梦幻色彩的数智化奶业空间。
从“一棵草”到“一头牛”,再到餐桌上的“一杯奶”,在这里,伊利股份用现代化的数智集群推动着行业的进步,也成为乳业新质生产力的典范。伊利集团副总裁张轶鹏表示,伊利围绕全产业链部署创新链,通过全链创新,不断推动乳业高质量发展。伊利正以崭新的姿态,奏响敕勒川上的创新之歌。
伊利智慧工厂
中国奶业的“新名片”
从呼和浩特站出发,西行20公里,穿过葱茏草原,一路到达土默特左旗,就可以看到蓝天白云下矗立的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在数智赋能下,它的名气早已走出了草原,成为中国奶业的“新名片”。
在这里,首先能感受到乳业龙头的气魄。在“液奶星球”,可以看到一条日处理鲜奶能力达7000吨的先进生产线,可满足千万级人口城市的日饮奶需求;在另一端的“奶粉星球”,一条业界首个端到端全业务链产品追溯体系在此建立,年产达6万吨,可保障128万名婴儿一年的奶粉供应。
在这里,还会感受到“科幻”气息。不似其他智能工厂只可隔着玻璃远观,在“液奶星球”工厂,伊利直接开放了一个大型的包装生产线空间,参观者可以与生产线设备几乎零距离接触,装箱机、分包机、贴管机、激光打印机、封箱机、称重检测机等就在眼前,光亮如新。
这些便是全球第一台E3灌装机的组成部分,该设备可以将灌装速度提升至最快每小时40000包,即每秒11包,与上一代技术相比,总体年产量增加60%、运营成本节约10%。这背后是先进的包材灭菌工艺——电子束杀菌技术的应用。在纸包装灌装领域,包材灭菌工艺决定着灌装速度的上限。
偌大的工厂里,员工却不多,只有10只橘色库卡机械手臂挥舞着手臂开展码垛的工作,整个打包装箱的生产流程基本实现自动化。码垛完成之后,成箱牛奶会通过AGV无人运输车拉到亚洲自动化程度最高、拥有22100个货位的立体仓库储存起来。
在“奶粉星球”工厂,则有全球运行最为稳定、罐装产品质量最高的2条听装生产线,整条产线配置11道在线检测设备,用于产品的质量在线检测。条包生产线共计4台机器,每分钟同时生产1440条奶粉。中心化验室则可实现数据全方位自动采集、分析和应用,全程可追溯,1分钟时间可出具配方乳粉中20多项指标的检测数据。
更令人关注的是生产线中凝聚的种种创新。例如,浓奶转化为奶粉的“液转固”的自动化过程中,浓奶通过高压均质机抽送到53米高的喷粉塔顶进行喷雾,喷粉塔采用全球最先进的均风器以及可调整高度的喷枪系统,在均匀送风的同时完成奶粉的造粒过程,利用53米的空间落差,奶粉在干燥下落过程中会形成空心颗粒,空心的奶粉在20到50摄氏度的温水中,无需搅拌、7秒便可快速溶解。
伊利智慧工厂的先进设备
构建“数智”全产业链
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的建立,背后是伊利股份对创新发展持之以恒的探索,也是伊利股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体现。
张轶鹏表示,伊利围绕全产业链部署创新链,通过全链创新,加速关键科技成果的转化,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不断推动乳业高质量发展。
涉及整个产业链条的多学科、多领域的关键技术,伊利都有布局。为更好凝聚创新力量,伊利在全球设立了15个创新中心,还牵头建设了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聚合国内外创新资源,抢占全球产业技术创新制高点,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奶业科技创新平台。
数智化更是伊利股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法宝。张轶鹏表示,当下,数智化能力就是企业挖掘潜力、提升效率的核心竞争力。在行业内伊利股份数智化转型做得比较早,转型速度较快,通过原生技术升级与三方共建,伊利股份已率先完成全产业链数智化技术覆盖,正在加速数业深度融合,全面赋能产业链的上中下游,助力全行业提质增效。
在上游,伊利建设了全球智能化程度领先的智慧牧场,全程无人工干预,智能化完成饲喂、推料、挤奶、奶牛健康管理等操作,从源头保证产品品质。在中游,伊利建设了全球领先的智能工厂,应用了全世界工艺最先进、速度最快的生产线,一个工厂的日产能就可以保障千万级人口城市的日饮奶需求。在下游,伊利开发了智能消费洞察系统,可与1亿多消费者在线协同共创新品,将市场洞察时间从过去的两个月缩短至3天半,能更快地满足消费者的新消费需求。
这些就是“数智伊利”正在做的事:把数智技术应用在养殖、运输、生产、流通、消费等全链条的各个环节。
伊利智慧工厂
绿色引领走向国际舞台
在数智赋能下,伊利股份不仅仅是“跑得快”,绿色发展也成为其创新前进的原动力。张轶鹏介绍,在2007年,伊利率先提出绿色领导力的发展理念,以龙头担当,依靠科技创新破解绿色发展难题,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公司的努力也得到了国际权威机构的肯定。在明晟2024年最新ESG评级中,伊利突破性获得AA评级,代表中国乳业的最高水平。
伊利股份的愿景是成为全球最值得信赖的健康食品提供者。带着创新发展、数智发展、绿色发展的理念,伊利股份正通过加快国际化布局,将全球优质的资源、创新和市场等要素有机结合起来,逐步构建起优势互补、高效协同的全球一体化经营网络,从而更好地服务全球消费者。
随着中国乳企创新力、产品力不断增强,海外消费者对国内乳制品的接受度正不断提升。张轶鹏介绍,截至目前,伊利的液态奶、奶粉、酸奶、奶酪、冷饮等产品已远销60多个国家和地区,覆盖五大洲。2023年,公司国际化战略深入推进,海外业务收入较2022年增长10%。
张轶鹏表示,未来,伊利股份将坚持“全球化思维、本土化经营”的运作方式,坚持互利共赢的合作理念,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长期主义,与全球合作伙伴开展友好合作,继续做大做强国际化业务,实现高质量发展,奏响敕勒川上的创新之歌。
【蒙草生态:用“AI”读懂大草原】
◎记者 王子霖
内蒙古的资源禀赋体现在丰富的草原资源、畜牧业资源以及绿色生态。如今,内蒙古的草原畜牧产业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小草成为其中关键一环。
以草种科技为核心业务的内蒙古上市公司蒙草生态,近年来围绕草种产业进行了大量技术探索和研发投入,解决了产业多个痛点和难点问题。
“我们希望让中国的草种丰茂中国草原,让中国的牛马羊吃上中国草。”蒙草生态副总裁陈睿珏表示。
蒙草生态光伏板下生态治理项目
用“AI”读懂大草原
在蒙草生态数据指挥中心,陈睿珏介绍:“我们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方式‘读懂’自然界的声音,感知土壤与植物之间的共生和竞争关系,在任何一个经纬度下都能匹配出最适合的植物。”
记者看到,在蒙草的生态资源大数据平台,点击大屏地图任意位置,该坐标区域水、土、气、植物、动物等生态数据一目了然,系统会自动给出生态修复、产业发展方案。陈睿珏介绍,通过数字种业平台,公司能够智能管理草种“保育繁推”一体化全产业链,并集成多项国标、地标、行标、开发种子生态包与大数据等产品。
据悉,蒙草通过融合遥感与地面调查,为草原生态做全面体检,精准评判草原健康状态,预测生态演变趋势。基于多源生态数据,智能分析待修复区历史现状,平台自动生成区域特色修复方案,高效精准指导生态规划。修复后,通过生态指标比对与实地验证,结合遥感宏观监测,全面剖析生态变化,科学评估修复成效与措施贡献。
除生态修复外,蒙草生态的数据资源和人工智能技术还能在生态监测、农田管理、巡护等方面大显身手。蒙草生态旗下的小草数字公司通过青城巡护App为全市1166名生态护林员提供了技术支持。在禁牧区,地面感知监控设施与视频识别技术融合,动态捕捉放牧行为,为执法提供新视角。
陈睿珏介绍,近年来人工智能飞速发展,应用范围快速扩大,公司正在尝试AI赋能产业升级的路径和方法,例如“AI+生态大数据”“AI+草业科技”“AI+生态修复”,用科技手段帮助企业提质、降本、增效,推动产业发展。
蒙草生态草业技术创新中心
用科技“战胜”时间
敕勒川草原秋意渐浓,这个季节的草木,本是与“生长”无缘的,但在蒙草生态的小草诺亚方舟内,在“育种加速器”的帮助下,种苗正加速成长。
在蒙草生态的“保育繁推”一体化应用体系中,“繁”是核心环节。适生的优质种源如何实现足量扩繁,有种可用、有种适用,是蒙草生态今年来花大力气攻克的难题。特别是针对种子量少、扩繁速度慢等问题,蒙草生态推动全产业链科技创新,实现快速扩繁。
“在我们这个区域,一些品种约90天可以完成生育期,通过技术手段降低冬季环境条件给育种带来的影响。”陈睿珏表示。据了解,育种加速器既能模拟自然光线,还能根据不同草种类型及其生长阶段,调节温湿度等关键环境参数,为种子的快速扩繁与优质培育提供条件。
除了育种加速器、人工气候室等现代育种手段外,蒙草生态还在积极尝试航天育种、分子育种等前沿繁育技术,为优良新品种培育提供创新种质,逐步打造“品种梯队”,持续满足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市场需求。
此外,蒙草生态还建立了表型基因精准鉴定实验室,解决了种质资源保存和育种过程中的一大难题——草种基因精准鉴定。陈睿珏告诉记者,“以前公司进行种质资源鉴定和评价时,需要先把采来的种子育苗,出苗后才能观测记录生育期的各项指标;现在可以对植物新鲜叶片取样提取植物基因数据,选择优异基因片段进行保存,为创新育种提供优异种源材料。以前,在种子入库前研发人员要检测每一份种子的发芽率,现在尝试通过多光谱仪将种子拍照,就可以基本判断种子的活性范围,减少种子损耗。”
截至目前,蒙草生态拥有采种良种及饲草基地28万亩,主要分布在呼伦贝尔市、锡林郭勒盟、巴彦淖尔市、呼和浩特市周边旗县。公司已建成19个种子繁育基地、2个种子加工车间、1个快繁育苗车间,年产种子约2000吨至2500吨,种苗3亿株。
蒙草生态土壤资源库
以草原碳汇“守护”绿色
蒙草生态的小草诺亚方舟里,一块被半透明薄膜覆盖密封起来的区域引人注意。工作人员介绍,这是公司正在进行的碳汇试验。
数据显示,中国草原面积占国土面积超40%,具有丰富的植被生态类型和草原景观类型,拥有大量优质牧草种质资源。因此,草原碳汇大有可为。
“蒙草生态正在牵头做草原碳库的核算标准,这一标准被确定后,每片区域草原的碳储量和碳汇价值都能在模型和算法之下更为直观。”陈睿珏表示。
据悉,草原地面植被层、地下根系层和土壤层是草原最重要的三个碳库。草原生态系统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以有机碳的形式将碳固定在草原植物体内和草原土壤中,从而形成草原生态系统的“碳容器”,是陆地上仅次于森林的第二大碳库。
“这块我们封起来的区域,模拟土壤呼吸,里面的专用设备可以测量不同类型植物的氧气释放量。同时,我们还会模拟植物不同生长阶段的释放量。”陈睿珏介绍。
2024年1月,蒙草生态获得“碳管理体系评定证书”,正式通过EATNS碳管理体系评定认证。作为草原碳汇领域较早的实践者,公司获批《敕勒川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及碳汇功能提升》工程技术应用研发课题,敕勒川退化草原修复项目获内蒙古自治区零碳科技一等奖、全国零碳科技先锋奖。公司正在参编《草地生态系统固碳增汇》地方标准体系。截至2024年6月,公司与多个地方政府签订《林草碳汇项目开发咨询协议》,目前项目均处于设计阶段。
【生物股份:用“新”投入织牢畜牧防疫安全网】
◎记者 王子霖
内蒙古地处祖国北疆,地理位置独特、自然资源富集,是国际公认的优质畜牧区、黄金奶源带,也是国家名副其实的“粮仓”“肉库”“奶罐”。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离不开动物防疫的有力支撑与保驾护航。
“动物疫病是畜牧业最大的天敌。畜牧业每年因死淘、流产、疫病等造成的损失约为总产值的7%。将生物技术创新赋能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是生物股份的使命与愿景。”与动物疫病“较量”了30余年的生物股份董事长张翀宇表示。
以“护佑动物安全 保障人类健康”为己任,1993年,金宇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在内蒙古呼和浩特成立。作为内蒙古首家股份制改制的企业,经过30余年的发展,公司已成为我国动保行业的领军企业,拥有兽用疫苗国家工程室、农业农村部反刍动物生物制品重点实验室和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三大研发平台。近日,上海证券报记者来到生物股份,详细了解公司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方法论”。
生物股份A2车间
创新为擎
与疫病传播和病毒变异“赛跑”
“没想到内蒙古居然有这么先进、高技术含量的动保企业。”今年8月在呼和浩特举办的敕勒川国际动物疫苗创新大会期间,不少到访生物股份的国际专家和同行发出感叹。
从疫苗手工生产到自动化生产,再到智能制造;从全细菌全病毒疫苗到亚单位疫苗、mRNA疫苗、数字化疫苗,生物股份持续引领国内动物疫苗行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经过多年持续研发投入,公司先后攻克细胞大规模自动化培养的“卡脖子”技术和高倍纯化浓缩工艺,把替代本动物攻毒检验的专利技术无偿公开,每年为国家节约上亿元疫苗检验费用,并将疫苗检验期缩短两个月,延长有效期两个月。多年来,公司在行业创新工艺技术27项,分别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和“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上市多个填补国内防疫空白的重大疫苗产品。
“生物产业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疫苗又是国家重要战略物资,作为行业龙头必须持续不断地在研发上加大投入,一旦停下来就会前功尽弃。”张翀宇表示,“每款新药都有生命周期,我们要和疫病的传播和病毒变异‘赛跑’,为疫苗的更新迭代做好技术储备。”
财务数据显示,过去5年,生物股份平均每年研发经费投入2亿元,累计投入10.6亿元。其中2023年研发投入2.3亿元,占到营业收入的14.39%。“生物股份从一个北疆的小企业,最终发展成为行业龙头,靠的就是科技创新。未来我们赶超国际同行,更要靠科技创新。”张翀宇说。
未来5年,公司的战略目标是“率先进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融合创新合成生物学时代;向细菌疫苗、多联多价疫苗、迭代疫苗、数字化疫苗和新型药物进军,攻克非洲猪瘟疫苗百年难关;应用AI智能为养殖业提供疫病防控整体解决方案,以价值营销为用户提质增效”。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生物股份已做了长远布局。在棋局中,把人才、平台、用户、市场、政策调整、产业创新等关键要素作为棋子,协同运筹。
在人才和平台方面,公司将打破企业研发边界,搭建跨界融合的共享创新平台。与高校、科研院所形成价值共同、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长期战略合作新模式;在用户和市场方面,以用户需求为中心,找痛点与用户协同创新,为行业解决“卡脖子”问题。从单一产品销售到整体解决方案,将企业研发延伸至应用场景,为养殖业提质增效;在政策调整、产业创新等资源层面,联合政府、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投资机构等社会资源,多元化筹资组建生物产业基金。通过研发项目揭榜挂帅,保证研发团队和研发资金的长期稳定,同时,这一机制也能给研发人员创造紧密合作、共创共享的生态环境。
金宇生物产业园航拍图
链主领航
引领动保行业高质量发展
“作为内蒙古生物产业链的链主企业,我们时刻都在关注国际生物产业最新动态,并坚持将生物产业科技创新赋能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张翀宇表示。
对于目前我国动保行业的发展现状,他认为,中国动保企业底子薄、基础差、产品同质化的情况比较突出。业内企业研发经费投入非常有限,并且大多数为低水平的重复投入,缺乏长远规划,对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投入少之又少。
在张翀宇看来,最适合我国动保行业研发创新的模式是将政、产、学、研、用、资等要素集成起来。为此,生物股份在研发上投入大量资源,先后建成了国内首个由民营企业投资的P3实验室、全球首家动物疫苗智能制造工厂和全球首条mRNA动物疫苗生产线。同时,公司还与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成立10亿元的金新1号生物产业基金,实现区域生物经济转型升级和吸纳支持研发成果转化,带动内蒙古生物医药产业尽快崛起。
“内蒙古自治区是畜牧业大省,正在向强省晋升,动物疫病防控是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证。”张翀宇表示,以奶牛为例,减少疫病淘汰、增加奶牛胎次是中国奶业走出“内卷”,走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若中国奶牛平均增加1胎,终身产奶量可由24.9吨提升到33.5吨,奶牛终身产奶排名由现在的世界第5升至第2,牛奶成本可降低四分之一。而导致奶牛胎次不高的重要原因,就是疫病淘汰,因此通过提高奶牛疫病防控能力实现提质增效是奶业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
张翀宇告诉记者:“自成为生物产业链‘链主’以来,公司自觉担当‘链主’责任,积极投身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通过建立疫病防控大数据平台,实施积极防御、精准防控,有效降低动物发病率、流产率和死淘率,为养殖业提质增效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生物股份大数据中心
生物医药产业是内蒙古自治区和呼和浩特市两级政府着力培育的“六大产业集群”之一。近年来,两级政府十分重视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笃定研发创新、科技赋能,推进生物医药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打造生物医药产业高地和企业集群。作为链主企业,生物股份将持续专注动物疫苗迭代创新,在攻克非洲猪瘟疫苗研发这一世界百年难题上,与中国科学院长期紧密合作并取得了重大突破。
“未来5年,生物股份计划投入30亿元的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基金和研发经费,撬动产值百亿元生物医药研发项目,发挥生物股份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生物医药产业链链主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形成‘项目研发—资金纽带—揭榜挂帅—共享平台—科创集聚’的效应和机制。”张翀宇表示。
【东宝生物:以创新守护老牌劲旅的“胶”傲】
◎刘暄 记者 张雪
从早餐时享用的果冻、酸奶,到午后提神的美容饮品,再到晚上护肤程序中的面膜、精华液,胶原的身影无处不在,成为日常生活中的“隐形伴侣”。除了营养健康市场及美妆市场外,在医用市场、新材料市场,胶原正在释放出更大的潜能。
在这个行业中,东宝生物可谓老牌劲旅。始建于1960年,依托原有产业优势,历经几十年的风雨洗礼,东宝生物正在全力培育新质生产力,积极建设产业链上下游衔接开发,满足不断增长的健康市场需求。
金秋十月,天高云淡,温暖的阳光如同金色的绸缎,洒满了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这片广袤无垠的大地。在这个收获的季节里,上海证券报记者踏上了前往东宝生物的旅程,亲身感受这家胶原领域企业的发展与蜕变。
东宝生物明胶现代化生产线智能包装线
向新领域不断深入
随着车辆缓缓驶入东宝生物的厂区,映入眼帘的是一片井然有序、现代化的生产景象:高大的厂房、先进的生产线、忙碌而有序的员工……
一踏入东宝生物的生产车间,记者立刻被现代化的生产线所吸引。提胶、过滤浓缩、长网干燥……每一道工序都井然有序,淡黄色的明胶胶条在机械臂的精准操作下缓缓前行,最终汇聚成各类明胶产品,先进的自动化设备将复杂的工序变得快速高效。
东宝生物总经理刘芳对记者表示,明胶是由动物皮、骨、腱等结缔组织中的胶原部分降解而形成的白色或淡黄色的半透明颗粒,经过数十天一系列工艺处理,使其能够充分满足食用、药用等标准。东宝生物深耕明胶产业60余年,几十年的技术积累和传承发展,助力公司成为国内领先的明胶生产商。
“我们一直在不断开辟发展新领域,将明胶、胶原蛋白从传统的食品、药用辅料、胶片等领域拓展到生物医疗、医药、保健品及营养健康食品、能源、纺织等新型产业应用领域。”刘芳告诉记者,东宝生物一直聚焦大健康板块,紧密围绕“胶原+”,推动胶原在“医、美、健、食”以及新材料应用领域的深度应用。
例如,在健康食品领域,公司开发的低脂奶油专用胶原今年已经成功市场化,满足了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需求。该产品具有发泡性好、分散效果好、乳化效果强等特性,可用于冰激凌、奶油、馅料等健康食品领域,能够更好满足低糖低脂的健康要求。
在医药领域,“代血浆明胶”也已实现进口替代,并定向销售,为苏州贝朗等注射液、药品企业配套,产品同时可应用于医疗、医药、再生医学材料、药物递送、口腔医学等领域。产品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升级和创新消费品指南》。公司与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合作项目的成果“医用胶原水解物(代血浆明胶)及制备工艺的研究与产业化应用”通过中国感光学会组织的科学技术成果项目评价,专家组认为项目研究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低内毒素明胶(代血浆明胶)》获包头市首届工业设计大赛优秀奖。
东宝生物研发中心
用新技术实现成长
在东宝生物研发中心,记者感受到推动公司一路成长的“科研力量”。
在这座现代化的研发中心大楼里,记者参观了研发室、检测分析室、技术转化平台等功能区域,看到了多款国内外先进的科研仪器和设备。
“这里不仅是我们技术创新的摇篮,更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所在。”刘芳说,公司每年投入不低于销售收入3%的研发费用用于科技创新,构建了从基础研究到应用转化的全链条创新体系,紧密贴合市场需求。公司现已形成“优质骨粒基地-明胶-胶原蛋白-营养健康品/药用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体系,在胶原领域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经过60余年的技术投入和积累,公司拥有首批中国轻工业明胶重点实验室、内蒙古自治区重点实验室、自治区企业研究开发中心、自治区企业技术中心等平台。公司还与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江南大学等顶尖科研机构深度合作,共同探索胶原新应用领域的前瞻性研究,推动产品不断迭代升级。
以新姿态迎接挑战
求“新”向“质”,东宝生物在实践新质生产力的路上持续前行。
今年以来,公司加快推进“数字东宝”建设,升级数字化系统,全面梳理生产/工艺/业务流程,沉淀优秀生产工艺经验,推动以流程优化和成本管控为核心的数字化改造和全流程实时管理,以数字化提升生产制造体系的精细化管理水平,为后续进一步提升运营效率奠定基础。
“我们非常注重市场布局和品牌建设。”刘芳表示,公司明胶获得欧洲药品质量管理局签发的欧洲药典适用性双证书(Double TSE+CHEM),并取得出口欧盟卫生注册登记资格;胶原蛋白肽获得欧洲药品质量管理局签发的CEP-TSE(欧洲药典适用性-认证)证书;东宝生物顺利通过美国NSF-GMP认证,明胶和胶原蛋白肽完成美国FDA注册并取得DMF注册号。这些认证为东宝生物的产品走向世界提供了有力保障。
东宝生物旗下的益青生物是国内空心胶囊行业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应用的领先企业。今年以来,公司“新型空心胶囊智能产业化项目”已正式投入运营,可转债募投项目“新型空心胶囊智能产业化扩产项目”全力推进,前述项目全面达产后,将形成年产近700亿粒空心胶囊的规模,将成为国内单体产能位居前列、品种门类齐全、自动化智能化程度较高的空心胶囊专业生产基地。
“后续公司将密切关注市场需求及技术发展趋势,持续加大技术创新,深入开展胶原、空心胶囊及其延伸产品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开发工作,推动其在更多领域的高端应用。”放眼未来,刘芳信心满满地说,“我们将聚焦胶原产业,紧密围绕‘胶原+’,创新推进胶原在‘医、健、食、美’全方位深度应用和布局,充分依托产能优势,构建‘明胶-胶原蛋白-胶原+终端系列’产业链一体化发展模式,引领中国胶原产业发展。力争实现收入结构多元化、高值化,成为国货胶原领导品牌,努力打造大健康产业细分领域的综合性企业集团,体现规模效益、平台效益和品牌效益。”